初中地理课程教学简报第三期

分类: 实施简报
发表于:2015年04月14日 14:10

初中地理课程教学简报第三期

简报主题:在线答疑(下)

                      

2014年12月19日,我们举办了一场“中学地理专家在线答疑”活动,就参加培训的老师们提出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在线答疑和回复,希望能通过这次答疑,解决老师们的一些问题,帮助老师们提高有关的认识和观点,起到培训作用。

下面,就一些老师提出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与大家共享。

问题11:当陡崖的坡度大于90度时,该怎么画等高线?

回答:当陡崖的坡度大于90度时,等高线是没办法画的,也不需要画,只需画出陡崖即可;

 

问题12:初一课本上盆地的定义为:周边为高原或山地,而中间是平原或丘陵,而平原或丘陵的海拔都在500米以下。那柴达木盆地为何叫盆地,难道它的海拔在500米以下。

回答:关于盆地的海拔,没有明确的要求,可以是高原盆地如柴达木盆地,海拔很高,也可以是海拔比较低的地方,如四川盆地等,高原盆地中的地势自然比一般的平原、丘陵地势高,这个没有问题。

 

问题13:要怎么做才能全面提高地理教学质量?不管我有多努力的教学生,平均分还是保持在30分左右,我都怀疑自己是否适合于教书了。

回答:思老师的问题很尖锐,看来对自己要求很高哇。

全面提高地理教学质量,是我们地理教师的理想,需要建立在两个基础上,一是教师本身的综合素质,一是学生的学习素质,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有专业的地理知识和具有时效性的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地理知识、技能,需要我们有比较系统、扎实的基本功等等,对于学生,我们能做的就是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平时课堂的落实,把一些我们认为很简单、容易的问题让他们理解透了,把握住了,有条件的课堂,让学生自己来讲、自己归纳基础知识,用所谓的知识树、思维导图等方法,引导学生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不能简单地记忆和背诵,还要注意提高学生的读图、理解问题的能力,可能我说的比较空,但希望你自己在实际做的时候,扎实一点,我觉得“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说法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问题14:在提高学生学习地理兴趣时,如何开展学生活动与课堂时间的矛盾?

回答:这个问题应该是很多老师在课堂上实际能遇到的,我的做法是,尽量将活动设计简单一些,能在课堂上完成,将教材有关内容的学习设计到活动中,学生要完成活动,必须先学习有关的内容,避免在课堂上重复讲解,当然,还是会有课堂时间不够的问题,就需要教师的精讲,一般是在每个单元结束时,或是在期中、期末复习时,利用一些时间,教师主讲、精讲,把一些重难点、学生问题多的集中解决,有点类似答疑。

其实,许多问题确实存在矛盾,看我们如何取舍,这个就是我们教师的智慧了,希望老师在自己的实际课堂中创造性使用,因地制宜,不能生搬硬套,过于固步自封了。

 

问题15:一轮又一轮的课改,把我们弄得很被动,我们该如何积极主动的融入新的课改中?

回答:课改总是一种形式,目的是提高教育的功效,但课改这本经到有些人手上就给念歪了,导致我们一线老师无从适应,我们要积极主动融入新的课改中去,首先就要理解课改的本质,理解课改到底要改变什么?什么是不能变的?等等,自己才能接受课改;其次,接纳了课改的思想,就要琢磨怎么参入了,如果自己下决心认真参与,可以把课改看做是一次机会,一次重新洗牌的机会,原来的所谓名师、好老师,在课改中可能会有不适应,新的标准和要求,让老师们又在一个起跑线上,通过自己的认真和努力,可能自己也就成了新的名师、专家了,当然,这些都需要建立在自己踏踏实实地参入课改,真正改变自己的行为,走到课改的前列才行。

 

问题16:我是楚雄初中地理1班学员黄平,是物理专业,上地理科有五年,地理基础还行,由于接触科技多一些,私下,想得更多的不是教法,而是学生的学法,就此专家答疑问题收集的机会,提出长期以来,一项自己的想法:传统教科书地理课本的呈现方式都是以文字呈现为主,很多图片为辅;就地理课的特点、以及初中生爱看图画的特点,能否改变传统教科书地理课本的呈现方式为:以更多更多的图片呈现为主,少量文字说明为辅?

强调一次,地理课本呈现方式:以更多更多的图片呈现为主,少量文字说明为辅。

回答:黄老师的问题很好,我们非常感谢,您的说法是对的,我们人教社正在开始数字教材的开发,目的就是突出这些资源在教材中的体现。

 

问题17:如何区分热带季风和热带草原?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回答:网上类似的问题回答很多,如下是一位网友的总结,还不错。


但我要说的,教师可能更应该从成因上区分:热带季风气候是海陆热力差异引起的,一般分布在大陆东岸,热带草原气候是由于大气环流引起的,主要分布在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

 

问题18: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靠近哪个地区的?

回答: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同时也是我国的半湿润和半干旱区的分界线。是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大致与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一致。

 

问题19:如何有效提高教师自身的地理素养?

回答:我主张多看书,多看有关地理专业和地理教育方面的书籍;其次,我主张老师多看科教频道中的地理知识,世界各地、探索世界等;还有,就是要多走出去,多听别人是怎么上课的,多看各地的教学情况等等,有机会参加一些说课比赛、讲课比赛等,提高自己。

 

问题20:如何在班级里进行有效的层次教学?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结合学校的教学情况来做,有些学校已有了所谓的分层教学,我们可以借助这个分层的机制,如果自己在班级进行有效的分层次教学,关键是如何把握不同层次的学习差异的问题,还有如何评价的问题,需要师生共同商量,比较民主地进行,不能强制分层;还有,需要有整体的设计,包括不同层的学生的变化、调剂等,如果设计合理,学生配合,课堂学习是能事半功倍的,而且学生的进步更快。

 

登录

客服电话

010-62767361
13260162529

常见问题 更多»

专家团队 更多»

  • 吴正宪

    吴正宪 北京数学特级教师。国家督学。全国人大代表。 现任北京教科院基...

  • 王鹏远

    北大附中 特级教师,从事数学教育40余年,参与教育部重大课题“义务教育...

  • 温儒敏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

  • 张顺燕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并于同年...

  • 巩平

    现任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院学科带头人、院学术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