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公转》教学设计

分类: 成果展示
类别:优秀教学反思
来自:国培计划(2014)—云南省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项目
发表于:2015年04月15日 13:31

怒江初中地理1班优秀研修成果

《地球的公转》教学设计

  李新唐   丙中洛中学

本节课的教学主线:地球绕太阳的旋转(地球的公转):周期、方向、产生的现象,周期和方向容易理解,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公转产生的现象:四季的变化,五带的划分,昼夜长短的变化,在讲到地球公转的示意图时用多媒体播放,直观的让学生知道公转的方向,周期,以及太阳直射的纬度,然后观察南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结合身边的现象,现在

渐进入冬季,我们的白昼越来越短,而黑夜越来越长,最终理论联系实际。

本节课用到的教学资源:多媒体展示,地球仪。

具体的教学设计如下: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掌握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旋转中心

2)利用图比较分析二分二至点时太阳直射点移动、昼夜长短变化及四季变化情况

2、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画一幅简单的地球公转示意图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介绍地球运动形式和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地球公转的基本特点

2、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移动、昼夜长短变化情况、四季变化

三、教学难点:

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移动、昼夜长短变化情况、四季变化

四、教学方法:

读图观察、小组合作、教具演示、归纳总结

五、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地球仪

六、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的自转,大家来回顾下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自转轴(找学生回答并让学生用地球仪演示自转方向),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找学生回答),我们每年都在经历着四季的变化,那么四季如何产生的呢?

多媒体播放四季景观图片,由“为什么四季会有如此大的变化?产生季节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导入本节内容——地球的公转

板书:地球的公转

七、多媒体播放地球公转Flash动画,让学生观察找出:

公转的方向、周期、中心

板书:方向、周期、中心

再让学生观察地轴姿势

多媒体播放地球与地轴轨道面夹角示意图,指出夹角是66.5度且保持不变

板书:地轴:倾斜的,空间指向不变

2、过渡:正是由于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是倾斜的,因此在不同位置接受太阳照射的情况就不同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也就不同,下面来看大屏幕,小组合作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多媒体播放问题:1)一天当中,早晚和中午什么时候气温高?你认为与什么有关?

2)一年当中,最热的是什么季节?最冷的是哪个季节?哪个季节正午时分太阳升得高一些,那个季节低一些?与冷热有什么关系?

3)一年当中,不同时间白天时间长短一样吗?什么季节较长?什么季节较短?

教师总结:地球表面的冷热与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有关。

教师讲解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

用手电筒演示直射和斜射,让学生讨论哪种情况获得的太阳光热多

通过以上问题的设计,让学生理解地面获得热量的多少与太阳高度关系为下面讲二分二至点太阳直射点移动作铺垫。

教师总结:太阳直射时,光线强烈,地面温度高;太阳斜射时,光线微弱,地面温度低。太阳斜射的越厉害,光线越微弱,地面温度越低。

过渡:地球公转过程实际上就是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不同位置的移动,使得地球上不同地方不同时段内得到的太阳光热不同,那么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是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下面我们就以二分二至点为例来讲解先来看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昼夜长短变化情况。

活动:让四个同学分别扮演四季,一个同学扮演太阳(学生演示完后,老师做点评,特别指出移动过程中地轴是倾斜的且空间指向保持不变,还要让扮演太阳的学生看到直射的纬线)。

最后让学生自己讨论总结秋分至冬至,冬至至春分,春分至夏至时间内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教师边听学生回答边在板图上表示出来,让学生在绘图本上表示出。

强调:太阳直射点只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过渡:地球公转如何导致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的呢?

4)媒体播放正午太阳高度动画,学生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何时正午太阳高度最高?何时正午太阳高度最低?何时正午太阳高度居中?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5)多媒体:地球公转总结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表格中内容

过渡:正是由于太阳直射点移动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导致地球表面不同位置在不同时间获得太阳光热不同最终产生了四季的变化

6)让学生读课本11页地球公转示意图中的文字完成多媒体中季节划分表格

4、回顾总结本节课内容(以板书、板图为纲),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5、尝试探究练习,多媒体播放

七、板书设计

地球的公转

1、          方向:自西向东

2、          周期:一年

3、          中心:太阳

4、         

五带的划分

昼夜长短变化

四季的产生

地轴:倾斜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5、          产生的意义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本节内容的难点,课本上只有两小段文字和一个公转示意图,因此在讲解过程中要补充必要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同时要结合身边现象,设置一定的教学情景,运用直观教具,采取小组合作、课堂提问等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整节课上下来感觉效果并不好: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没有调动起来,在设计环节上还存在不足,在指导学生读图时不细致,板图的利用率不高,语言也不够精炼,课堂管理还有待加强。这节课反映出来的问题也正是其他课上存在的,因此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改正,加强课堂管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学!

修改说明:

自从听了地理教学中“做”与“学”的统一之三——在实验演示中学习,我修改了:让学生参与游戏(同学扮演四季和太阳),在游戏中明白道理,记住知识,最终达到在“做”中学,活动的本身是让课堂氛围活跃,然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推荐理由:能吸收新的成果!

登录

客服电话

010-62767361
13260162529

常见问题 更多»

专家团队 更多»

  • 吴正宪

    吴正宪 北京数学特级教师。国家督学。全国人大代表。 现任北京教科院基...

  • 王鹏远

    北大附中 特级教师,从事数学教育40余年,参与教育部重大课题“义务教育...

  • 温儒敏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

  • 张顺燕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并于同年...

  • 巩平

    现任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院学科带头人、院学术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