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程教学简报第一期

分类: 实施简报
发表于:2015年04月15日 14:43

初中物理课程教学简报第一期

 

教学语言技能及其应用

        我们在教学活动中,与学生进行交流最常用的方式,就是通过语言。然而,从生活和专业的视角,人们又常把把语言再细分出“生活语言”、“科学语言”、“艺术语言”与“教学语言”等类别。这种区分的依据和对于教学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呢?

        一、从理论方面认识教学语言和教学语言技能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表达意思和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人类交互信息的一种载体。语言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完整的体系,具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基本的形式。教学语言是在教学活动的特定情境下,师生之间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最基本的一种工具,它承载着师生之间需要交流的教学信息。

        在教育教学的各种活动中,教学语言被广泛和大量地应用。在多种教育教学方法中,讲授法、谈话法是最基本的教学法,在教法体系中占据了主要的、核心的位置。

        以讲授法为例,它就是指教师通过使用教学口语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发展学生智力的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讲授法还常常被细分为讲述、讲解、讲读和讲演等四种更为具体的方法。这四种具体方法,虽然都以教学口语为主要工具,但其内涵、特点、适用条件各不相同,教学的要求与效果也各不相同。

        由此不难看出,教师只有下气力切实提升自己的教学语言技能,才有可能根据教学需要,得心应手地选择和运用好各种讲授方法,以达成教学最优化的目标。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注重和努力提升“教学语言技能”的理由。

        1.教学语言技能的概念

        教育家苏霍姆里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上的智力劳动效率。”他这句话,言简意赅,深刻地指明了,教师的教学语言技能对于完成教学任务和发展学生智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教学语言应该具备的基本特征

        (1)教育性。(承载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等项功能。)

        (2)学科性。(语言要求:发音准确,节奏合理;表达要求:形象、生动;专业要求:准确、简练、规范)

        (3)科学性。(符合语法,表达准确,不生歧义。)

        (4)简明性。(简明扼要,易理解,不繁冗。)

        (5)启发性。 (温馨、生动、幽默,富于启发性。教师一句启示性的话,可能使学生茅塞顿开;一句激励性的话,可能鞭策学生终生并使其铭记不忘;讲到学生心坎里的话,既有思考回味的余地,又能作用于学生的心灵。)

        (6)可接受性。(符合学生年龄特征,通俗易懂)。

        3.满足不同的教学过程需求

        (1)导入课题的语言

        ①唤醒已知,通过“温故”导入。

        ②解题释义,通过“破题”导入。

        ③激情启趣,助力“因势”导入。

        ④布疑设阵,利用“悬念”导入。

        ⑤演示实验,辅助“直观”导入。

        (2)讲授的语言

        ①准确明晰,体现科学性。

        ②简洁练达,展现逻辑性。

        ③生动活泼,巧用形象性。

        ④通俗易懂,具有成长性。

        ⑤抑扬顿挫,表现和谐性。

        (3)提问的语言

        ①明确提问的类型:

        回忆式提问?

        理解式提问?

        运用式提问?

        分析式提问?

        综合式提问?

        评价式提问?

        ②提问环节教师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问题表述清晰、意义连贯;

        适当的停顿和语速;

        对回答的指导与提示;

        对答案的追问。

        (4)结课的语言 :

        总结性结束: 简明扼要,首尾呼应,复述讲解要点,强调应知的主要概念和原理。

        回味性结束 :强化兴趣,引导反思,燃起进一步主动认知和探究的欲望;

        以布置作业的方式结束: 巩固知识,明确联系,形成链条,使这节课的结束成为下节课的开端。

        4.口语的功能

        教学口语如同电影语言、相声语言一样,属于专业语言,是属于有提纲的即兴发挥。对实际教学语言的记录分析发现,其中有相当的成分是非专业语言,即普通语言,它在其中起着辅助理解、活跃教学气氛、沟通教学关系、激励教学过程等作用。没有这些语言,教学就难以进行。对此,杜威曾做过研究,他认为,教学使科学知识心理学化、教育学化、普通化,才会被容易而迅速地理解和接受。从表达方式来说教学口语是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结合体。

        5.板书的技巧

        板书是教师口语的书面表达形式,教师的口语与板书不可分割,板书是教师运用黑板以凝练的文字(语言)和图表所传递的教学信息。板书视教师的设计可以先讲后写、也可以先写后讲,还可以边写边讲。书写板书的原则是:方式规范、书写准确、有示范性;内容明确、科学;层条理次鲜明、突出重点;板面布局合理、有计划性;呈现形式多样、有趣味。

        板书技能是教师运用黑板,以凝练的文字(语言)和图表等传递教学信息的行为方式。独具匠心的板书和板图,既有利于传授知识,也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既能产生美感、陶冶情操,又能引导学生形成良好习惯;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启迪学生智慧,活跃学生思维。板书和“多媒体”不是简单的谁代替谁的问题,而是如何发挥各自优势,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问题。事实上,许多对于板书的技能型要求也同样适用于电子板书。

        二、提高教学语言技能,增强物理教学语言的规范性和感染力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科学。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向初中学生展示物理学科的科学性,还是引领他们掌握一定的物理科学知识,无论是启迪他们理解和接受初步的科学方法,还是引导他们初步确立科学的、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都需要物理教师能在日常教学和师生的共同活动中,重视教学语言的修养,强化自己教学语言的使用技能,增强教学语言的规范性和感染力。

        物理教学语言的规范性,是物理学科科学本质的体现;物理教学语言的感染力是激励和引导学生们热爱科学和努力学习科学的需要;因此,物理教师只有使自己的教学语言既能秉持规范性,又富于感染力,才能在语言工具层面为实现物理新课程目标和为学生们提升科学素养提供良好的基础性保证。

        强化物理教学语言的规范性和感染力,需要教师从教学语言的科学性、直观性、逻辑性和情感性等方面不断进行研究,加强实践、总结经验。

        1.物理教学语言的科学性

        物理学科的教学内容是实践性、逻辑性和系统性都很强的科学知识体系,物理教师讲解、传授物理概念、规律、方法、法则、原理,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等内容,都必须保证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不能因为不恰当的比喻、解释而使讲解出现科学性错误,更不能因为自己不够熟悉某些知识,而在教学中凭想当然发表意见。讲述科学现象和过程,要尊重事实,不能信口开河、不能口气游移、似是而非,讲解科学知识和陈述科学原理,需要语义肯定,语气贴切、语脉有条理。

        教学中讲授科学概念时需要严谨,但一个概念表述的严谨性往往受制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结构,只能逐步加深,教师讲课不能因贪图一步到位而引发科学性错误。例如初中阶段,将“质量”定义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这虽然不够十分严谨,但却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基础,也不存在科学性错误。但在教学中,教师若将概念中的“物质多少”解释为“物体所含的全部电子、中子、质子数之和”,则是错误的。因为这种解释,虽看似“严谨”,非但没有回答“质量”确切的物理含义,反而还造成了“粒子数”与“粒子质量”两个概念的混淆。

        2.物理语言的直观性、具体性

        物理知识是对丰富的具体物理事实、现象和过程做出的科学抽象与概括。学生在学习抽象的物理知识时,往往是首先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物理事实、现象或实验,再进行思维加工,然后通过归纳或演绎推理获得知识,最后通过实验或生产生活中可观察的事实来进行验证的。因此,物理教师应注重教学语言应有的直观性和具体性。例如,讲授“力的三要素”时,教师就需要配合实验运用带有直观性和具体性的教学语言来引导学生对“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上距离门轴的不同位置(作用点、力矩不同),效果不一样”的现象进行对比观察、获得体验和形成认知。

        3.物理语言的条理性、逻辑性

        物理知识是人类对自然界物质基本运动形式的规律性的认识,具有逻辑意义。学生学习这些知识的认识过程也是有规律的。一般说来,物理教学的逻辑过程应该是归纳概括和演绎推理,其特点是单方向的,而不能采用倒叙或插叙的方式。同时,在感性认识阶段,认知过程往往是小步子的、连续的,只有在理性认识阶段才可能有比较大的跳跃。物理教师只有使自己的教学语言具有条理性和逻辑性,才能使教学符合物理知识形成和发展过程的规律性,符合学生认知过程的规律性。

        4.物理语言具有即兴发挥的特点

        写在教案上的话是静态的,但在教学实施中的话是动态的。这是因为教学情景是不断变化的,原来准备好的讲法学生听不懂,教师就要及时变换语言的表达方式,这种随时反馈调整的机制构成了师生信息交流和情感交流的生动局面。灵活的、富有生机的教学语言是调动学生情感,影响和改变学生学习态度的有力工具。有经验的教师善于在教学过程中即兴运用和发挥教学语言的感染力,使其在“激发疑问、引导兴趣、传递审美、释放感悟、鼓励自信、提升价值”等方面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爱因斯坦曾经说:“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教学语言艺术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效果的优化。更重要的是,教师语言技能的高下,对于学生是一种最直接的示范,它还直接影响着学生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和审美能力等方面能力的发展。

        事实上很多人从学校毕业后很长时间了,依然会敬仰和怀念自己的某位老师,感觉老师的教导“言犹在耳”,足见教师的语言运用水平如何,能直接反映其精神面貌、道德修养、知识水平。为此,教育家季米良捷夫就说:教师并不是传声筒,仅把书本的东西,原原本本传达出来;也不是照相机,把现实原样复现下来;教师乃是育人的艺术家和创造者。

        提升教学语言技能需要一个逐步实践、积累和感悟的较长过程,让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永远不忘从正确使用教学语言这个最基础的环节开始,向着得心应手使用好教学语言的方向勤奋努力,以配合其他日益丰富的信息化手段,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引领学生们矫健地在魅力无比的物理世界里成功登攀。

 

登录

客服电话

010-62767361
13260162529

常见问题 更多»

专家团队 更多»

  • 吴正宪

    吴正宪 北京数学特级教师。国家督学。全国人大代表。 现任北京教科院基...

  • 王鹏远

    北大附中 特级教师,从事数学教育40余年,参与教育部重大课题“义务教育...

  • 温儒敏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

  • 张顺燕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并于同年...

  • 巩平

    现任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院学科带头人、院学术委...